【日本單身九天行】Day 2:上野文化遊

第二天的行程比第一天簡單,只到了三個地方:東京大學,上野公園/國立博物館,和秋葉原(路人:秋葉原跟文化遊有甚麼關係啊?)。

 

早場:東京大學

東京大學,對日本不太熟悉的人大概也會聽過這所學校。我一向也喜歡逛大學校園,作為日本(以至亞洲)的最高學府,我當然不會錯過了。

早上八時多,我從飯店出發,徒步經過不忍池,穿過本鄉區的街道,從大學東南方的側門進入了東大校園。

校園有點安靜,人不多(單車倒很多,跟台灣大學相似),跟我所預期的有點不一樣。

我穿過校園,在正門前的FamilyMart咬著剛買的麵包時,恰巧看到一班女中學生剛到達東大,應該是準備要參觀的:

 

校園的中心,就是東京大學最具代表性的建築物-安田講堂。

這建築物在赤松健的漫畫/動畫《Love Hina》裡也有出現。

作為一個工學院人,當然有到東大工學院去。我發現,無論在哪裡也好,工學院大樓永遠也會有一家Starbucks…

東京大學校園整體上給我的感覺是比較低調。雖然從一些建築物上可以看到東大是一所具歷史的學府,但它和史丹福或劍橋不同的是,校園內並沒有一些很宏偉或很特別的地標。但畢竟一個早上的走馬看花並不等同於在那裡待上幾年,我若曾在東大唸書(我恐怕沒有這資格)的話,對這校園的感覺應該會大不相同。

 

午場:上野公園/國立博物館

我個人覺得,不論對文化歷史有沒有興趣,到一個國家的首都,一定要到當地的國立博物館。因為在博物館展示的,都是對那個國家最重要,最想讓世人見到的文物。

東京國立博物館位於上野公園的北部,所以到博物館去可以順道遊公園。

 

當我在開始在博物館本館看了一兩個展覽廳之後,腿有點酸,要在館內的長椅坐下來休息。坐著坐著,竟有點想睡。奇怪,明明都有睡超過八個小時呀,為甚麼會想睡呢?是不習慣這兩天的運動量嗎?(可見我平常的運動量是少得可憐)

還好,休息一會之後,體力就恢復了。

 

東京國立博物館的五個展覽館裡,我先後到了本館(日本本土文物)和東洋館(亞洲文物),在博物館的餐廳吃過午飯之後,再到了法隆寺寶物館。我看過了每一個館內的展品和一些詳細的解說之後,再回到本館,去為一些我覺得有趣的文物拍照片(我當然有守規矩,標明不能拍的就不拍)。

我並沒有鑑賞古文物的能力,對很多文物的歷史背景也不甚了了,所以沒有甚麼有深度的感想來。 XD

 

晚場:文化(?)秋葉原

小學時代看《兒童周刊》的電玩版,就知道東京有秋葉原的這麼一個所在,一個很多電器和電玩的地方。到今時今日,在一般人眼中,秋葉原和御宅族劃上了等號了。

乘JR的京濱東北線和山手線從上野到秋葉原之後(為甚麼要乘京濱東北線山手線?因為有人在京濱東北線乘過了頭,要在神田坐回頭的山手線…),便到了電器街。

各色各樣的閃亮霓虹燈忽然出現於我的眼前,給我一種不真實感。

逛了一兩家店之後,我穿過秋葉原站(車站正在裝修中,地方有點難找),到了另一邊的淀橋照相機(ヨドバシカメラ)秋葉原店。

 

淀橋照相機在上世紀六十年代開業初期主要是賣攝影器材而得名,但現在已發展至售賣家電,電子產品,甚至非電子玩具(例如手辦模型)。

店內的商品,無論是種類和存貨,都是用一個字來形容:多。我自問是蠻習慣逛電器店或是亞洲式的電腦商場,但一層又一層,一排又一排,排得密密麻麻的貨品,卻令我有點花多眼亂,甚至有點暈眩的感覺(路人:是你餓了吧?)。

店內不停有華語和英語的廣播,向遊客介紹店內的貨品,以及宣傳該店為免稅店。

我仔細看不同貨品的價錢,都比加拿大的貴或是差不多(即使把5%的退稅計算在內)。商品全球化也帶來了價格一體化,一件貨品在原產地不見得會比在外地便宜,反而可能因為匯價和當地物價而更貴。水貨比行貨便宜的時代已經過去了。至少在北美和亞洲的情況是這樣。

所以,很多人問我在日本有沒有買甚麼電子產品,我的答案是:很遺憾,沒有。 :p

 

再逛了幾間電器店以及中古店(亦即是二手店)之後(我這人就是縱使不買也很愛逛),我便在秋葉原的Curry Kitchen解決晚餐(其實這次旅程應該叫「日本咖哩九天行」吧?),完成一天的行程。

當然,秋葉原還沒有逛完,但就要等稍後的日子再來囉!

【日本單身九天行】Day 1:東京日劇一天遊

早場:築地市場,銀座

第一天的正式行程大概是在東京時最緊密,乘答交通次數最多的一天。這樣編排的原因是因為第一天通常會早起(因為時差的關係),而且在旅程開始時會較有魄力(初到一個地方的時候,腎上腺素會上升)。

早上六時起床,七時多便乘地鐵日比谷線到了第一站:築地市場。

很多人到築地也是去排隊吃壽司,但我卻根據討論區的推介,到了一家以魚生飯聞名的小店。

一碗市場井,再加一碗熱騰騰,真材實料的味噌汁合共一千一百円。

一如我所料,既然店在魚市場外邊,魚生的用料當然是新鮮得很。這種鮮味在溫哥華只能在較高檔的日本料理店可以吃得到。

在吃飯時卻發現自己沒有帶護照出來,把它遺了在飯店的房間。雖然會被盜的機會很小,但為免整天牽腸掛肚,我還是決定回飯店去拿。結果,築地市場的其他地方我都沒有很詳細地逛。

築地市場給我的感覺有點像香港的舊式露天街市。有趣的地方是,在一家較為簡陋而不起眼的店旁邊,往往就是一家金碧輝煌,擺明是做遊客生意的店。

從飯店再出發,我便坐銀座線到了銀座。

銀座,可以說是象徵著日本泡沫經濟年代的購物區。隨著經濟和時代的轉變,有論者認為銀座已經今非昔比了。但看著街道兩旁林立的名店(儘管很多外形看來都有一點浮誇),我是爛船總還是有三分釘,銀座,還是有它的魅力。

早上九時多的銀座有點冷清。我在銀座四丁目附近逛了一陣之後,便在三越的大門前等百貨公司開始營業。除了我和幾個遊客模樣的遊人之外,大部分在店門口等待的,都是打扮得體的成熟婦人。

當十時的鐘聲響起,在門口迎客的詢問處小姐向顧客深深的鞠躬,說一聲「歡迎光臨」之後,百貨店便開始一天的營業了。正如之前在門口觀察所得,百貨公司裡的樓層編排和設計都是迎合女性顧客為主。我先後到了三越,松屋和松板屋去,但我沒有很詳細的逛(男裝部真的是靜得嚇人)。

再在銀座街頭再遛達了一會之後,我便乘有樂町地鐵線往下一個景點了。

中午場:國會議事堂

看過日劇《Change》的讀者,大概對這棟建築物不陌生:

這是日本的國會議事堂,日本的政治權力中心。上照拍攝的地方跟劇集的片尾,木村背著鏡頭,把外套勾在背後,望著遠方的位置相近。 XD

我在議事堂的外圍走了一圈之後,便入內參觀,趕上了中午開始的集體參觀。

為了照顧像我這些不懂日語的參觀者,當一行人來到參議院公眾席,導遊用日語講解時,會同時播出英語的講解,介紹國會議事堂的歷史和建築物的特別之處。

整座建築物讓我最印象深刻的,是它的每一個微小的部分(例如橫樑和牆壁的裝飾)也是造得甚為精細。這恰恰反映了日本文化著重細節的一面。

很可惜,在議事堂室內是不許拍照的。

參觀過參議院議事廳,王室和王族的專用房間,議事堂大堂,經過國會議事堂前的庭園(種有日本各地具代表性的樹木),一個小時的參觀就完結了。

午場:台場

從櫻田門乘地鐵到有樂町,然後轉日比谷線到銀座,再轉銀座線之後,我終於到達了新橋(其實轉車時要走的路,可能不會比我由櫻田門直接走到新橋少,而且我還在轉車時出錯了閘,多付了160円車資)。

因為沒有清楚的標示的關係,在新橋地鐵站裡繞了兩繞,才找到臨海新交通臨海線「百合鷗號」新橋站的所在。感覺百合鷗號被東京地鐵和JR排擠了。 :p

在外旅行時,拍照有時候也講心情。站在列車上的前頭位置,我在這旅程中第一次覺得很想拍照。

看著車外的景像,我不其然的想起日劇《東京灣景》的主題曲(都說這是日劇一日遊嘛)。劇中的男女主角在第一次見面的時候,也有乘這百合鷗號。

不一會便到了台場站。我在台場的第一站就是眾多日劇的誕生地-富士電視台。

買了票,我便到了二十五樓的球型瞭望室。雖然那天不是假期,但瞭望室還是因為有長者旅行團來訪而人頭湧湧。

在瞭望室下來之後,我到了向公眾開放的參觀走廊。很多人在那個(假的)SMAP X SMAP佈景前拍照,我也沒有免俗。 XD

離開富士電視台大樓,我便到了對面的Aqua City商場避暑。

Aqua City給我的感覺,比較像香港或北美洲的商場。內裡的商店也是我熟悉的GAP,HMV,和Toys “R” Us。場內也有不少來自外國的遊客。

來到台場,當然要到台場海濱公園去。

雖然黃昏時候的遊人不多,但還是不難看到情侶拖著手在沙灘上漫步。這確實是個拍拖的好地方。

根據我的考證,上一張照片拍懾的地方,就是當年《Love Generation》第一集裡,哲平和理子把戒指丟失的地方。XD

拍攝《Love Generation》的時候,台場才剛剛落成。這齣劇集對於宣傳這個地方可說是功不可沒,至少它讓我知道千里之外的東京,有這麼的一個地方。

本來的計劃是想在台場吃晚飯的。但大概因為時差的關係,那天的我卻不覺得怎麼肚餓(在早上吃過魚生飯之後就一直不覺得餓)。於是我便離開台場,回到銀座,看看那裡晚上的街景。

晚上的銀座跟我想像中的比較接近,也遠較白天的時候熱鬧(這是當然的了)。但是,我在百貨公司的地庫食品部,還是找不到自己想吃的東西。

既然沒甚麼胃口,但又要吃東西的話,當然要吃一些自己最愛吃的東西。在日本,那當然是日式咖哩了。我索性回到上野,在車站淺草口的松屋吃我在日本的第一頓晚餐。一碟咖哩飯,一碗味噌汁(當然沒有早上的那麼好喝),再加一小碟野菜,也都只是四百四十円而已。

在Lawson買了一支兩公升的「淨化水喉水」之後(這成為了我在這個旅程的習慣),我便結束了第一天的行程。

【日本單身九天行】Day 0:成田→東京

在東京抵步那一天只能算是day 0,因為我所乘的JL011班機到達成田空港的時候已經是下午五時四十分了。

通過入境處和海關的過程都很順利。因為並沒有太多入境旅客,不用排隊的關係,不消半個小時我便拖著行李步出禁區了。

在二號航廈地庫的Softbank店拿到出租的sim card之後,我便準備乘18:49的京成Skyliner到東京去。

當我到京成鐵路櫃檯買票的時候,才發覺自己不懂得唸上野的日語,Ueno。 orz

賣票的小姐唯有這樣問我:

「You want to go to Nippori(日暮里)?」

我搖頭。

「You want to go to Ueno?」

我連忙點頭稱是。

 

相比於京成急電,Skyliner的好處在於一定有位可以坐,以及停站較少(比京成急電快十分鐘左右)。至於值不值多一倍的車資,就見人見智了。

不知怎的,在Skyliner的車廂中我聞到一陣不重但可以感覺到的臊味。不會有人曾經在車廂內方便吧…?

看窗外的景像,我的第一個印象是有一些民居真的很貼近路軌。感覺像是伸手就可以觸及(若不怕手斷的話)似的。

 

從京成上野站出來,我拖著行李沿著中央通走到JR上野站。在上野站繞了幾個圈之後,終於由淺草口出去,往東北走了兩個街口轉右,再走一個地段,往左邊一看,便是我入住的飯店。總算是在八時準時到達。

在飯店放下行囊之後,我在上野附近繞了一圈,再車站買了張Suica卡之後,便回房間休息,準備之後一天的緊湊行程了。

【日本單身九天行】行前準備:傷心就旅行?

原來我已不需要 憑著幾張彩照

重臨舊地到每間店子追思十秒

櫥窗燈關了 傷心還剩了多少

原來我已不需著沉悶色調 不必心血來潮

孤身旅行 增廣見聞

明白痛心過就當遺失車票

 

鄭融 – 《東京百貨

 

大部分人知道我要一個人到日本去,都覺得奇怪。前女友甚至問我,受了甚麼刺激,令我要一個人跑到日本?(我心裡的第一個反應:當然不是因為你(逃))。

其實,在計劃這次旅程的時候,曾經在MSN和Facebook上半開玩笑的刊登過尋伴啟示。結果,當然是沒有人回應了(我這日本之行倒變得街知巷聞)。

但其實一個人也好,至少能讓我全權控制行程的內容和節奏。畢竟和我的興趣完全一樣的人是少之又少。試想想,哪有人會優雅地參觀過國立博物館之後,第二天跑去Tokyo Game Show拍show girls?XD

就算一個人也要去日本,某程度上是想挑戰自己,看看自己能不能在一個言語不太通的國度裡亂跑九天然後活著回來(笑)。而且,說了這麼多年想去日本,也是時候要坐言起行了。

 

我們這年代的人(我已經不敢在「人」字之前加上「年輕」二字了)受日本文化的影響,可能是上一代人不太能夠想像的。從小時候看的叮噹,龍珠和足球小將,到九十年代末由《Long Vacation》和《Love Generation》掀起的日劇熱潮,再加上日本的流行音樂,電影和文學,日本的文化一直都影響著我們的成長。

雖然小時候經常看到日本的動畫和漫畫,但當時的我並沒有察覺到那些經過翻譯的作品也是日本文化的一部分。我對日本真正的感到有興趣,應該是從一九九九年的暑假,我看第一套日語原音的日劇 – 《Love Generation》之後開始的。上大學之後,認識了幾個對日本文化有研究的朋友,對日本有更深的認識之後,想去日本旅遊的念頭便因此而生了。

起初,我跟黃導演計劃過在某個寒假到日本去,先北上北海道然後再南下東京。但這計劃都因為每個學期都不知道考試甚麼時候結束而作罷。就這樣,「日本」這一個國家名稱,在我的「最想去的國家」一欄上停留了差不多十年,但卻一直沒有任何行動。

說真的,沒有獨自成行的原因,有部分是因為我欠缺出門的經驗而怯步。唸研究所之後,有機會單獨出遠門,漸漸掌握一些個人旅行時的需知和膽量,到後來才會有獨自去日本的想法。

 

我在八月底決定要去日本的,資料搜集和計劃行程花了一個多月。在那一個多月裡,我幾乎每晚也會看討論區,網站和地圖。先擬定大約的行程(要知道自己在哪個城市住多少天),再選飯店,然後再作詳細的行程計劃。

有鑒於之前的幾次的旅行都欠缺週詳的計劃而浪費了寶貴的時間(上年初的台北行便是一例),這次我對行程規劃(在哪個時候要到哪裡,要做甚麼)特別在意。我預定的行程,都用spreadsheet記錄下來:

綠色代表乘車的時間(要乘甚麼車,在哪裡轉車也有規劃),紫色是在景點遊覽的時間,藍色是吃飯的時間(某些時間有特定的餐廳),紅色是要準時到的地方。根據實地經驗,以半小時為時間單位來預算乘車時間是大致準確的。

雖然我知道真正的行程是不會完全跟預想的行程一樣(事實上兩者的近似度是高於我所預期的),但這計劃的用途是讓自己每一天也有特定的目標,不用臨時才想今天要去哪裡。在旅途中情況有變的時候,也可以比較容易地看到哪一些行程可以對掉來應付。

至於到哪些景點(或餐廳)去,除了一些自己在日劇看過而想一遊的地方(例如台場)之外,我都是依靠看討論區和部落格的景點介紹,以及我的日本通好友馮博士和黃導演的推薦。

安排景點之間的交通(所謂交通,很多時也是指用走的)都是用Google Map和Google Street View。我應該慶幸Google Street View在日本的大城市都有資料,讓我可以猶如親歷其境般看到沿路的地標,以及知道哪條路比較好走。結果,在某些地區因為把地圖看得滾瓜爛熟了,所以下了車之後不用看地圖就知道要往哪裡走。 :p

 

除了一般應急用藥品(例如胃藥)之外,我特別在出發前買的物件就是JR Rail Pass了。這個鐵路通行証只能在日本國外的旅行社買得到。我買的七日証連旅行社手續費要305加元(但因為日元價格在這兩個禮拜狂升的關係,現在大概不只這個數了)。

(原圖在這裡

在這裡介紹一下我用過的網站:

Google Map / Google Street View

沒玩過Google Street View的不妨試試(雖然有些bugs啦)。目前只有美國的(大部分)城市以及日本有資料,希望遲些會擴展到其他地方吧!

 

背包客棧自助旅行論壇

台灣的自助旅遊討論區,有日本關東和關西的專區。區中有不少的專題討論(交通,景點,和飯店)。個人覺得這討論區的發文者比較了解日本文化,也有較多門路去找一些便宜又好的住宿。同一個網站的wiki也值得一看。

 

Uwants.com日本/韓國旅遊討論區

討論較為側重關東/東京,以購物和吃喝為主。

 

KKTravel.com的飯店介紹

飯店房間和周圍環境的照片都是由旅行社自行拍的,不依靠飯店本身提供。製作頗見用心。

 

Tripadvisor.com

我到外地旅行幾乎必到的網站。大量飯店的入住者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