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ke Crazy:相愛的過程

前兩天看了一齣2011年的電影,戲名是《Like Crazy》(此片沒有中文譯名,個別部落格影評把名字翻作「愛瘋了」)。片中講述一英一美的兩個人,在美國相遇相愛之後卻因為簽證問題而分隔兩地,令兩人的感情備受考驗。

圖片來源:IMDB

綜觀網上的討論,大家都集中於討論長距離戀情的可行性。但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卻是戲中男女主角之間感情轉變的過程:

  1. 兩人從表白到熱戀,甚麼時侯也很開心,甚至為了愛情而做出不顧後果的事。(例如像女主角故意逾期居留,導至後來的麻煩)
  2. 兩人被迫分開之後,感情慢慢由濃變淡,甚至在寂寞的時侯會和別人有曖昧。但兩人還是會掛念對方,見面時也還是十分快樂。
  3. 兩人隨著時間和際遇慢慢轉變,令到兩人之間多了一份陌生感,也多了猜疑和爭吵。即使是這樣,兩人還是對這段感情有一份執念,還是認定對方是另一半。
  4. 兩人終於掃除了障礙,走在一起了。但是,他們縱使還是清楚地記得當初的甜蜜往事,他們已經不能從現在的對方找到相愛的感覺。
  5. 然後呢?不再相愛的兩人,也不一定會分手吧?

這樣的過程,很多(前)情侶,不論是否長距離,都曾經過吧?

那麼,究竟戲中的兩人,若是沒有距離分隔的話,是否會一直的快樂地生活下去?還是距離反而令他們多了一份偏執,多了一種不甘心,才會讓這兩人的關係一直斷斷續續的拖拉下去呢?

我不知道答案。就如我不知道為甚麼有些情侶不出幾個月就吵架鬧分手,但其他情侶可以從學生時代相戀,一起出了社會之後就結婚,生孩子。雖然他們偶爾(甚至經常)也會有小磨擦,但那份感情卻總是歷久常新。

是因為性格?是因為處理情緒的能力?是剛好一直都沒有遇上甚麼誘惑?還是他們有把鎖頭掛到某個特別靈驗的欄杆上?

人們都愛把這些不能解釋(或不能宣之於口)的因素歸納為「緣份」。

 

對了,究竟電影好不好看?我在Netflix的給的評分是3/5。我個人覺得,那劇情有點零零碎碎,男女主角的心境轉折交代得不太情楚。但也許,人的回憶就是這樣的吧,都只記載了一堆瑣事。

但當年的自己是怎樣變成現在的自己,卻忘記了。

我們有沒有比從前快樂

有時候,分手不是因為不再喜歡對方,只是想過新生活的渴望比那份感情強烈而已。

分手後,新的人生來臨了。一切就如之前所想的一樣:空閒時間多了,錢花少了,生活過得充實了。

人也比較開心了,大概。

但是,當遇上不快樂的事而覺得疲累的時候,也偶爾會懷念一下從前那個人生。

以及,那早已不再在身邊的人。

那個人,也是過著心中理想的人生嗎?

 

這不是成熟

前陣子跟幾位朋友聊天,其中一人說他覺得男女之間的分別就是:男生愛看A片,女生愛看浪漫愛情小說。

但在他面前,不就有個看愛情小說的男生啊。那人還寫(過)愛情小說。 XD

話說回來,雖然我寫的都算是愛情故事,但卻很少會有浪漫甜蜜的情節,就拿最近兩年的作品為例:《所謂際遇》講的是命運和選擇;而《But Why》和《請勿超越黃線》是關於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如果》是旅行時的一首小插曲。《是愛或是情》算是例外的甜蜜故事,因為那是別人的故事。(逃)

最近在BBS看一篇愛情小說,每每讀到男女主角之間的綿綿情話,都忍不住快轉跳過。這情況就好像小時候愛吃的甜食,到年紀大了會受不了那般。

不憧憬充滿閃光的浪漫,是長大了,成熟的表現嗎?

從前也有網友說過我的筆觸很成熟,不像我(當年還很小的)年齡。

但我知道,那其實不是成熟。

成長,不在於活了多少歲,或是在頭上長了多少條白髮;成長的來源是歷練。而我的情況,可以借用《晴天》裡的一句對白來說明:都是平淡的過,從來不冒險,做事永遠都是點到即止,又怎會長大,怎會是真正的老成呢?

所以,如果有人告訴你,他不相信浪漫,不喜歡浪漫,他可能只是一個純粹在唬爛的愛情小說作者罷。 XD

那些年,那些事–《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讀後感

因為《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電影上映而且大賣的原故,網路上掀起一陣懷緬青春時代的熱潮,連香港的部落格也有在寫。為了不讓滿網路的雷炸到,我只好趕快把小說版找來看。

感想嘛,故事很好看(不好看的十萬字小說沒可能在一個週末讀完)。我很認同方文山在推薦序所說,不論情節本身是新穎還是普通,最重要的是說故事的能力。故事的情節越是平淡,就越考說書人的功力。而說故事的最高境界,就是讓讀者明知道結局,但卻令他們還是欲罷不能的追看下去。

故事的重點,卻跟我乍看篇名時的想像有點不同。當我看到「我們一起追」的時候,以為故事會以初戀為引子,側重男生朋友間友情的描寫。但故事的走向卻是相反,是以友情為開端,慢慢把情節聚焦至男女主角之間的關係。還是,我看得太急,看漏眼了? XD

從結局看來,柯景騰跟沈佳宜,一個好動,一個好靜;一個熱血,一個老成,性格上確是不適合當情侶。縱使湊在一起,大概最後也是分手收場。但若柯景騰太早就認定他們之間的差距,太早就認命了的話,這愛情故事就變得淡而無味了。

是的,人總是要死的。但若每天也只抱著這個沒法改變的結局過活,人生還有甚麼精彩可言?

總之,我期待看電影版。就是不知道何年何月才看到就是了。

 

那,我也不免俗一下,來談談自己那遙遠的青春好了。

(下刪一片空白)

喔,大概是這樣,沒有了。XD

從決定要看《那些年》那時候開始,我就一直在思考,若我要寫我的青春故事,那故事的內容有甚麼呢?

起初,我想不出來。

但是,若說我的青春是一片空白,跟我強說自己沒有童年一樣,都是有欠公允的。就算是窩在朋友的家打超級任天堂或是Playstation(「御宅」原本的意思,就是要去朋友的家啊),也都是青春啊。能不能把這種往事寫成小說甚至拍電影,就看那作者的功力了。XD

我唯一可以肯定的,就是我在那些年的戀愛經驗,不論是暗戀或交往,都比一般人少。嚴格來說,整整五年的中學生涯裡,我只暗戀過一個女生。

單看暗戀的定義,大家就應該知道這青春愛情故事的結局了。XD

很多人都以為,寫愛情小說的人,都是異性緣很好,桃花運走到腳指尖的混蛋。但我卻是相反。

我在十七歲那年開始寫小說,就為了填補現實裡的感情空白,當是一種情感的宣泄。

 

據說現實中的沈佳宜因為電影的關係而成為媒體追訪的對象,令她要離開教職,避到大陸去跟丈夫在一起。原來,整人的終極方法,就是把她的故事寫成一本暢銷小說,再自己當導演把故事拍成一齣賣坐電影!XD

只不過,我沒有九把刀的文筆(更欠缺他的自信),也沒甚麼可能當得上導演,所以我的一眾老朋友大可以放心啦。

就算萬一有人問我,我也不會承認或否認故事人物的真實性就是了。正如我經常說的,「如有雷同,實屬對號入座」嘛。:p

 

最後,來聽聽電影主題曲吧。

 

世間始終你有Feel

說起劉細良評論時下愛情觀,他認為現在的人太過著重苦情,像《世間始終你好》的豪氣的愛情已經不再。

對於我這個八十年代出生的人來說,《世間始終你好》像是講義氣多於講愛情。時代和社會環境不同,人對愛情/婚姻的要求也不一樣。

以前的人較為重視對方「好不好」(人品,家境,學歷),《世間始終你好》的 emphasis 也是那個「好」字。從前的女性,找的是一個好的歸宿,不是找一個她愛的人。

現在的人,都較為重視感覺,「有無 feel 」。貪慕虛榮的人不能再光明正大地說只愛對方的錢。正因為這樣,情歌都側重描寫感覺,多於對方的 attribute 。

這兩種愛情觀,很難說哪一樣好,哪一樣不好。只是看你能接受哪一種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