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個救火的少年,你是哪一個?

雖然自承是個關心時事的人,有事無事每天也都到各大新聞網站「報到」,但我卻很少跟旁人聊政治(無論是香港和台灣的,還是國際的)。跟朋友講政治,對方不認識沒興趣尤自可,一聊才發現對方的價值觀跟自己相距了幾個光年才令人鬱悶。

對,說到底,一個人的政治觀就是他/她的價值觀,就是先天性格和後天經歷的結合。所以,一個人的政治觀成了形(「我不懂政治」也是政治觀的一種),要徹底改變他或她的想法,等同否定對方的人生。那是近乎不可能的事。

為甚麼朋友之間的政治爭吵會特別激烈呢?在日劇《CHANGE》裡(有人記得木村拓哉演過總理嗎?),編劇借了朝倉總理的口提出他的見解:因為爭吵的雙方都在想,對方是自己的同儕,大家的出身經歷應該也差不多,為甚麼對方的想法會和自己完全相反呢?

人在想不通某件事情的時候,其中一個常見的反應就是發怒了。

 

一場浩大的群眾運動,參加者大都會一廂情願的以為在場所有人的想法和自己一樣。但大形群眾運動裡,最常發生的就是山頭主義和自行分裂。就如現在的香港,每逢有甚麼大規模抗議活動,(自稱)反對建制的幾路人馬總是(在網路上)吵得不可開交。如果網路上的言語能殺人,大概早已經血染維港了。

每次見到這種令人鬱悶的口水戰(例如近日),我都會想起達明一派1990年的名曲《十個救火的少年》。

歌詞的內容,大意是本來一行十個人要一起去救火,但卻因為因為虛怯,自私,意氣等原因而走了一個又一個。到最後,剩下的寥寥三人無法力挽狂瀾,一下子就葬身火海了。

我覺得這首歌有意思,是因為它不是在說教,說甚麼「團結就事成」。(故事裡的十個人若是齊心去救火,結果可能是「一鑊熟」,一起壯烈犧牲罷了)它只是簡單的描述了巨變臨近時的人生百態而已。

這十個救火的少年裡,你當過哪一個?你將來又會當哪一個?

一人遊:中日那些事兒

我在日本的時候,正值九月尾聲,中國和日本關係最緊張的那段時間。

因為一個釣魚台,中國大陸反日,打砸搶燒都有了;台灣也與日本生了(低調得多)磨擦。因此,有些華人遊客(不論國籍)會擔心這時候日本人會不會對他們有「特別招待」。

從日本回來加拿大之後,也有兩三個人問過我:日本有沒有排華?

我的答案是:甚麼事都沒有。不論是東京或是關西,都還有不少華人遊客到處趴趴走。

說我在出發前完全不擔心是騙人的,但看到新聞和網路論壇都沒有甚麼動靜就放下心來。以香港傳媒那愛煽風點火的習性,在那時候若有華人遊客在日本被動了一根汗毛,大概就會上頭版了。

人家會來你的地方,就表示人家至少不討厭你的國家。所以騷擾遊客,令人家的好感變惡感,又有何益?(但可惜很多某國人都不懂這道理…)

廣島和平紀念公園 – 和平之火

 

到達日本之後,一如所料,日本人的禮貌態度如昔。當然,細心觀察的話,還是可以分得出真正熱情的招待和職責所在的標準禮貌。

有說,日本人都很含蓄,就算心裡厭惡也不會宣之於口。我不知道我在旅程中有沒有遇上過歧視華人的人。既然不知道,就無謂庸人自擾了。

在日本遇到跟右翼或反中有關的事,就只有在秋葉原街上見到右翼組織的黑色宣傳車在播愛國音樂(這些車經常會在主要車站附近出沒,去得多日本的人大概都見過了),和看到日本報紙報導有幾百人在東京作反中示威(那天我去了Tokyo Game Show,白天都不在東京)。

那陣子在日本電視上的新聞都有報導釣魚台附近的情況和中國方面的抗議活動。我不懂日語,所以不能確定那些報導的中肯程度。

 

過了這一些日子,中日雙方的緊張算是(表面上)稍為和緩,華人遊客大概也都放心去日本了(反之就有點難說)。但是,長遠來說,這問題到底要怎麼解決?

除非兩國本身的情況有根本的改變,這對峙的形勢只會持續。因為誰也不願讓步,主動出擊卻也沒有必勝的把握。其實,就算其中一方在軍事衝突中得勝了,除非把對方滅國,否則敗的一方還是會伺機復仇,這問題還是會存在。

兩國人民需要思考的是,即使「己方」把這幾個小島爭了回來,真正得益的又是誰呢?

Political Compass

A friend asked me about who to vote for in the upcoming Canadian election. Since I do not feel it is right to influence others’ choices, I asked him to take a test on his political preferences here:

http://www.politicalcompass.org/

And compare the results with the following:

http://www.politicalcompass.org/canada2008

 

As for my score on this test? I think disclosing this would be a form of influence on others (although I am not sure which way the influence will be :p).

Obessive Parent

Going by what’s being reported below, the judge should just throw the case out immediately. What a waste of the taxpayer’s money. Your daughter is 27 already for fuck’s sake… Talk about an obessive parent, and the scary thing is, there are tons of those around…

女兒私奔不學醫 父控羅密歐
斥拆散傳統家庭索償480萬

【明報專訊】在等候大學取錄結果的23歲次女,疑因為投入感情生活,沒有為父親圓夢。父親不忿多加阻撓,女兒最終選擇與男友「私奔」,拒絕繼續學業,演出一幕現代「羅密歐與茱麗葉」。父親指「羅密歐」拆散其「幸福傳統倫理家庭」,入稟高院向對方索償480萬元。

「由於被告(傅世銓)之追求與干擾,使當事人(女兒)情緒困擾不已,信心亦開始動搖。與以前相比,已經判若兩人。有鑑於此,原告(父親)不准當 事人繼續返工,以期離開此是非之地。被告竟藉機誣指原告禁錮其女,誘使當事人逃離家庭。但卻於電腦中遺下ICQ紀錄,得以藉此報警尋回。時在2002年 11月11日。原本平靜祥和之倫理家庭,從此不得安寧。」望女成醫的父親卓培養,親筆撰寫入稟狀,字體端正。他昨向記者憶述現年27歲愛女卓幼竹的「變 壞」經過。

4子女3人行醫習醫

卓培養在中環打工賣燕窩,與妻子辛勞工作,一心栽培子女成醫。他在兒女幼時便帶他們參觀大學醫學院開放日,又安排他們學習普通話、古琴、畫國畫。子女都很聽話,於名校就讀,成績優良。

4 子女之中,大女在港升讀醫科,現已開始行醫﹔兩名兒子在本地大學畢業後,往北京大學習醫。至於案中的「茱麗葉」、次女卓幼竹大學畢業後,曾申請入港大讀醫 及英國大學的獎學金,但不成功,於是改為申請到內地升學。女兒等候結果期間,到中文大學外科學系任職實驗研究室研究助理,而卓父的「周全計劃」,就由這時 開始被打亂。

女兒入職不久,擁有碩士學歷的技術員傅世銓就展開追求。卓父希望子女讀書有成後才拍拖,而女兒一直「聽話」,就算在大學時一度被追求,亦聽父親勸告。眼見女兒有追求者,卓就一如以往叫女兒勸退傅,女兒亦照辦,但傅不放棄,送花、墨硯及茶葉等禮物到卓家。

為阻男方追求 禁女兒上班

傅的追求攻勢,被卓父視為纏擾,02年11月11日,卓不准女兒上班,但女兒與男友出走。卓雖後來尋回女兒,但見女兒對傅的情愫漸深,他的勸告 亦不再見效。到04年,女兒準備再與傅外遊泰國時,卓父不准女兒離家,傅便到卓家並召來警察,警察指卓女年過21歲,有行動自由,反指卓不放人可能構成禁 錮。卓父表示,女兒當日一去後,就再無返家。

「(2004年)8月尾,終在威院找到被告工作室……自9月2日、5日、6日、7日,每到威院,被告動輒報警拒談。後據其內職員稱,被告已請假偕當事人避往西藏旅行。至9月尾方返,學校報到期限已過矣。首都醫科大學學位就此失去。」

1個月後,卓收到內地醫科大學的取錄書,他更心急如焚,多次要求被告讓女兒回家及繼續學業,但都無果,直至學位限期過後,被告終於肯跟他面談,但指他女兒已選擇自己的路,雙方不歡而散。他為女兒受到傅的「妖言迷惑」墮落而傷心,在威院當眾哭起來。

2005年8月,他聽聞女兒有意與傅結婚,遂與傅聯絡,希望與傅的父母見面,但遭拒絕。女兒離家後只跟母親聯繫,卓父至今不知女兒情。卓父不甘心遭傅破壞其家庭,決定採法律行動,除索償外,卓父指有些事情不能以金錢彌補,必須以禁制令強制施行,但他未有列明禁制項目。

【案件編號﹕HCA1449/06】

影響力

最近的幾宗新聞,讓我不禁想到。很多衛道之士都宣傳甚至渲染公眾人物的言行對社會,尤其是青少年的影響。彷彿一兩句說話就會令青少年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造成害」。究竟有沒有人針對公眾人物對青少年的影響力作出科學性的調查及研究?這真的是這麼理所當然的嗎?

若公眾人物的影響力真的這麼大的話,這是否意味著現時教育制度在培養獨立思考方面是完全失敗呢?

也許不能說是失敗,對於一些主張「不鼓勵批判性思考」的人來說,這教育制度倒是很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