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也喜歡看痞子蔡的故事。可能我也是工科生的關係吧,所以覺得他的文字很容易讓我產生共鳴(路人:共鳴?你是在亂拉關係吧?)。
痞子蔡的實體書,我都有買,但大都沒有從頭到尾翻看一遍。因為故事在網路上連載的時候,我已經看過了。
上個禮拜,我心血來潮,想把痞子蔡的書由頭至尾再看一次。而我選擇的第一本,是《夜玫瑰》。
為甚麼?我也不知道。大概只是單純的想看罷了。
(本文有雷,沒看過的朋友,可以先看原文: http://www.jht.idv.tw/novel/novel31_01.htm )
《夜玫瑰》我買過兩冊。從網路訂購的第一本(有痞子蔡的親筆簽名)送人了。現在我所持有的那一本,是2004年遊台北的第一天,在西門町的一家百貨公司,跟《亦恕與柯雪》一起買的。
當年的原版的封面感覺有點馬虎。後來由麥田出版社的復刻版相對好多了。
《夜玫瑰》和《檞寄生》的共通之處,就是它們都是植物…咳。
《夜玫瑰》和痞子蔡的前作《檞寄生》這兩部小說裡,每篇的開端都有一段引子。《檞寄生》是以「現在」帶出往事,《夜玫瑰》卻相反,以主角的往事來把讀者引進發生於「現在」的主故事。
因為失業而到台北謀生的男主角,偶然的機會下跟一位女生成為室友,然後相知,然後相戀。(其實,「先同居,後相戀」這種設定有一個好處,就是能夠讓男女主角可以理所當然地在日常生活中相處和互動,讓作者不用絞盡腦汁來想不同的時間地點設定。XD)這故事的大綱說不上很新鮮,但一部小說的成敗,很多時也不在於點子是創新還是老套,而是在於故事細節和轉節的表達和描述。
柯至宏和葉梅桂從開始時單純的互相關心,到互相吸引,感情透過進一步了解對方而成長,言語間開始有意無意的吐露出對對方的心情。到最後,柯至宏正式地表白,讓故事有個大團圓的結局。痞子蔡一路寫來,所有情節都自然而富生活感,沒有突尤的地方(例如:為甚麼她突然間會對他有好感?)。
個人特別喜歡故事後期,每次在柯至宏對葉梅桂作出暗示的時候,她那既又害羞,卻又高興的神情。
若《檞寄生》是關於感情的創傷是怎樣形成的,《夜玫瑰》就是關於怎樣走出過去的陰影,重新學習怎樣去喜歡一個人。故事有一段文字是這樣寫的:真正的寂寞應該是,連自己都忘了,喜歡一個人的感覺。
喜歡一個人,是否個人意志所能控制?人是為甚麼會喜歡上另一個人?這是心理學家也解答不了的問題。最終,每個人還是要像故事裡的柯至宏和葉梅桂那般,探索一個屬於自己的答案。
「夜玫瑰」一詞在故事裡,代表著兩個人,也代表了一首歌,還有一套舞蹈。在故事每一章開始的引子有提及「夜玫瑰」這首以色列民謠和相關的舞步。我把這關鍵字輸入YouTube,就找到以下的的片段:
看來痞子蔡的書在工科生中還是很有市場的。
喜歡《夜玫瑰》和《檞寄生》,喜歡那種很平淡很溫馨的感覺,喜歡那種工科生特有的憂鬱
我的感覺是痞子蔡比較近期的作品都比較陽光。在《第一次的親密接觸》前後寫的短篇小說,都有一種鬱鬱不歡的感覺。
好懷念啊!
我讀痞子蔡是大學時代的事,大概跟筆者一樣同為工科生、同為在台南讀大學,所有關於台南的故事場景都格外熟悉。騎著機車從小東公園、大學路麥當勞的時候,腦海中還會浮現故事片段。
雖然痞子蔡後來陸續寫了幾本小說,但我最喜歡的一本還是「檞寄生」(雨衣、夜玫瑰也不錯),也許是我偏愛那種淡淡的哀愁吧!
《檞寄生》確是很好的作品,也可以說是痞子蔡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有否到過故事的場景確是對看該篇故事有很大的影響。還記得第一次到台灣遊玩過後,重看《亦恕與珂雪》時,那些場景頓時變得生動起來。這是很有趣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