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底的小樽,遍地都是白雪。
志仁會知道這距離北海道首府札幌三十分鐘車程的小城,都是因為《情書》這齣電影。
中午過後不久,志仁一個人冒著細雪,在小樽運河旁緩緩的走著。運河西邊的部分不是遊人常到的地方,所以除了一行腳印之外,並沒有其他足跡。
踏著幾乎及小腿的雪,志仁感覺到一陣陣寒意透過鞋子和褲管而來。他心想,為甚麼要挑這個時候來遊小樽呢?自己平常在加拿大的時候,一遇上下雪就提不起勁外出,有時候甚至乾脆請假蹺班在家打遊戲機啊。
雖然心裡有些抱怨,但他還是一直走著。
雖然一般只要需十分鐘的路程,卻讓他走了三十分鐘。但也總算到達了。
日本郵船公司小樽分社的舊址,是法定文化財產。在《情書》裡,這建築就被用作女藤井所工作的圖書館的場景。
看到了門前的暫時閉館的告示,志仁苦笑一下,便在外邊拍了幾張照片。
花了一輪工夫,就是為了幾張照片嗎?志仁心想。
拍過照後,志仁沿著街道走,一邊避開街上來往的貨車和剷雪車,一邊往下一個目的地前進。
在色內區日銀通的十字路口,就是中山美穗所分飾的兩個角色有過匆匆一瞥的地方,是戲中的經典場景。
那一幕戲沒有把街道周圍的環境拍進去,若不是網上找到的資料的話,志仁大概也不會認得出來。
那路口的小樽郵政局,無論外形和內部看來都頗為簇新,應該是《情書》拍攝後才建成的。志仁推門進去,放下雨傘,掃走外套上的雪花之後,便找了一張桌子坐下來。
他從背包拿出較早前在遊客中心買的一張明信片。紙片上的小樽運河兩旁伴著白雪,那影像跟他剛才看到的情景還真的有點相似。
志仁把明信片反轉過來,在一片空白中寫上她的名字,和開首的一句:妳好嗎?我很好。
一句過後,他停了筆,側著頭看了看剛寫下的文字。他想:在小樽寄出的明信片上以《情書》的經典句子作開首,會不會太過煞有介事了?
但更重要的是,接下來要寫甚麼呢?要報告這次日本的旅程,說自己一個人如何寫意的在陌生的國度裡遊玩?還是一個人來到這白茫茫一片的北國,其實是有點寂寞?
志仁用左手托著下巴,久久沒有再下筆。
還未到小樽的時候,他已經一早打定主意要在這個她最喜愛的電影的拍攝地寄信給她,還特意要來這郵局寫信。他以為,會有很多很多話要說,一張小小的明信片可能會不夠用。
和她久未見面的他,偶爾也會因為一時衝動地用電腦或電話給她傳訊息,跟她像老朋友般聊上幾句。但當他要用紙和筆把說話實在地寫下來的時候,卻發覺,心情沉澱之後所析出的一字一句,是那麼可有可無。
說到底,是志仁自己當年的一點執著,和一些時和事上的不巧,讓他和她錯過了。過了很久的今天,他和她早已不是當時的他和她,就連小樽也不是《情書》鏡頭下的小樽了。
一紙書信,還有甚麼意思?
言念及此,志仁默默地把明信片收起,整理一下衣衫之後,便往郵局的出口走去。
那天晚上,跟北海道相隔重洋的香港,珍妮剛看罷一次《情書》。
好幾個月前,他忽然在網路對話中提起之後,珍妮就想再看一遍,但卻一直都沒有空閒。直至這天,丈夫出差了,自己的工作剛告一段落,不用加班,才有機會讓她一個人靜靜的重溫她最喜愛的電影。
以前,每逢冬季第一個寒流來臨的時候,珍妮就會重看一次《情書》。但不知不覺間,這習慣已經被遺忘好幾年了。
雖然如此,這故事對珍妮來說依舊感人。當她看著博子對著山谷呼喊,想要跟過去的感情告別時,眼眶還是濕了。
演員和場景的真實面貌,都會隨時間變遷。電影的影像,卻能把人和景在某一刻所營造的氛圍捕捉下來,讓觀眾在五年後,十年後,甚至更久以後也能感受同一種感覺。
看《情書》,自然而然地讓珍妮想起小樽。把影碟收起之後,珍妮從儲物櫃的深處找出一個封存許久的紙盒。裡面都是她以前旅途中用過然後不捨得丟棄的小物件,例如觀光地圖或車票之類的。
珍妮在盒中找到了十年前她去小樽旅行的相關物件。當時,她剛回到香港,趁還未要上班前去日本旅行,沒有問過朋友要不要一起去就決定自己一個人出發了。知道的人都讚她勇敢。
一疊零零碎碎的紙片當中,有一張印有小樽運河景觀的明信片。背面的上款寫著他的名字,和只此一句:你好嗎?我很好。
珍妮都幾乎忘了,她當時買過這麼一張沒有寄出的明信片。
在《情書》裡,女藤井寫給博子的信最終也沒有寄出,是因為她想為自己保留一個關於初戀的小秘密。那麼珍妮的明信片呢?
她想留住的,大概就是一份思念吧。雖然想的人是他,但那感情卻只留給自己,和自己分享。
而隨著時間的流轉,一切的感情和回憶就慢慢轉化成一幅幅褪了色的影像,多年後翻看時,會多了一層朦朧,多了一層陌生。就如珍妮眼前這明信片般。
珍妮沒有對明信片多作端詳,只是靜靜的把紙片收回盒子裡,把一切放回原位。
也許,放下一段感情,不是要把它遺忘,而是讓它儲存在回憶裡安靜的一角吧。
The End.
因為你這一篇,特別找出了《情書》DVD 來重溫,十分喜歡當年二十來歲,年紀跟我差不多的中山美穗。回望自己的青春歲月,忽然發覺就快要二十年了,好恐怖。
@Stannum: 九十年代所發生的事,都陸續成為二十年前的事了。有時候我也會問自己:這二十年到哪去了?